截至8月5日,我校已完成全国31个省(市、自治区)、16个招生类别、93个批次的招生录取工作,共录取3206名普通本科、29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以及557名第二学士学位新生,圆满完成学校年度本科招生录取任务。
学校2024年16个本科招生类别包含:普通理工、普通文史、物理类、历史类、综合改革、专项计划(国家专项、地方专项)、艺术类(美术与设计类)、中外合作办学、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、新疆、西藏内地高中毕业生班、定向塔城、定向农八师、预科班转入、第二学士学位。
从生源分布来看,2024年普通理工类3062人,占95.50%;普通文史类30人,占0.97%;艺术类114人,占3.55%。男生2252人,占70.24%;女生954人,占29.76%。城镇考生1576人,占49.16%;农村考生1630人,占50.84%。汉族考生2555人,占79.69%;少数民族考生651人,占20.31%。辽宁省内考生1637人,占51.06%;辽宁省外考生1569人,占48.94%。
从生源质量来看,学校全国31个招生省份中,在录取批次执行本科一批的9个省份中:我校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地一本线15分以上的省份达7个;在新高考改革的22个省份中:我校录取平均分高出省控线50分以上的省份达21个,其中,在河北省、辽宁省、吉林省、黑龙江省、甘肃省、重庆市、贵州省7个省市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地控制线100分以上。学校在辽宁省生源质量保持稳定,有21个专业录取最低分在500分以上,专业数占总体普通物理类专业的51.2%。辽宁省普通类专业录取最低分为455分,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(isec)录取最低分为449分,中外合作办学录取最低分为441分。历史类考生录取最低分高于控制线111分,艺术类综合最低分为66.3分。生源质量继续保持稳定,生源充足。
2024年,学校主动应对新高考改革及建筑行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与变化,以提升生源质量为目标,持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,稳步扩大学校影响力,本科生源质量在全国多数省份保持稳定,部分省份取得新突破。
发挥二级学院招生工作主体作用:开展首届高校高中协同育人校长论坛,以各二级学院优质生源基地建设为基础,邀请辽宁省内12市地共32所高中参加论坛,累计新增22所优质生源基地;开展“把我的大学带回家”招生宣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,共有来自12个二级学院的156支学生宣传队伍累计507人参与,共走访高中218所;开展包含辽、吉、黑3省份16地市30场招生咨询会,累计来自12个二级学院近50名教师参加招生宣传,为近万名考生与家长提供咨询服务。继续拓展本科招生宣传特色项目:联合驻沈高校开展“四新四校大研学”高中生研学营活动,共有5所200名高中学生积极参与,该活动受到人民网、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报道;全新推出“专业直通车”专业解读直播活动43场,覆盖全部本科招生专业,观看累计达到118236人次;更新“专业透视镜”等本科招生专业介绍系列推送53期,累计阅读量13510人次;开展本科招生政策解读类直播9场,累计观看人次可达4万人次。丰富本科招生宣传有效渠道:开展为期三周校园开放日活动;在《沈阳招生考试通讯》杂志上投放平面宣传广告、印制本科招生指南及定制折页,利用传统媒介增加学校曝光度;全新设计录取通知书,利用VR技术,获得可以“动”的录取通知书;开设智能AI招生热线电话,累计咨询量达4000余个。
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招生工作,多次亲临工作一线,通过参与招生宣传活动、深入招生录取现场等系列举措,检查并指导本科招生宣传与录取工作。校党委书记董玉宽,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夏柏树参加高校高中协同育人校长论坛,了解高考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,全力拓宽“双高”合作发展之路,凝聚力量吸引优质生源。校长严文复、校党委副书记张佩栋先后到招生录取现场,慰问招生录取工作人员,检查、指导本科招生录取工作,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实现“零差错、零投诉”。